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范书吧 >> 明末钢铁大亨 >> 1197、御前会议二

1197、御前会议二

他们担心,皇帝这种强势的性格,一旦真正掌握的兵权,就会不再像这两年这般虚心纳谏,对东林内阁言听计从了。

如果不能独断朝纲,东林这几十年来,费心费力的打击福王和郑贵妃一系,扶持泰昌、天启、崇祯他们父子三人上台,又是为了什么呢。

可是,皇帝让他们看走眼了。

一个人畜无害,兔子一样的人。忽然就露出了铁齿钢牙。一口就要死了九千岁。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靠着自己的纵横开阖,手段高超,调动各种朝天内外的势力,十七岁的少年天子,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他居然把魏督公给干掉了!!!

这是东林自己都没有能力办到的事情。

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感觉,他们安排好的一切渐渐地开始,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了。

他们感到一阵阵的后背发冷。

一个手握兵权的皇帝,绝对是所有文官不愿意看到的。

大明文官治军,已经快两佰年了。几乎潜规则编成习惯。

从土木堡之变开始,基本军队都被文官控制,文官通过控制武官的升迁,控制军队的军饷和钱粮、装备。成功的驯服了武官群体。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获得最大的利益。军饷、钱粮、辎重、武备都在他们的控制下,他们雁过拔毛,获取了天文数字的财富。

勋贵的势力已经被瓦解,绝大多数时候,根本不敢对抗整个文官团体。

他们基本上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大明从朱瞻基之后,每个对抗文官整体的皇帝,全部下场不好。

从崇祯玩弄手段,进行将领对调开始,就引起了文官们的警惕。

把杨凡的军队给了张世泽指挥,把张世泽的军队给了周遇吉指挥。然后让杨凡去提督京营。

开始,大家都以为皇帝开始忌惮杨凡了。纷纷冷眼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怎么起高楼,然后楼塌了。

但是,很快文官的精英们,就看出了更深层次的意图。

皇帝尽管做法迂回,手法隐秘。但是,文官也不是傻子,逐渐也反应过来了。这是皇帝开始收兵权了。这可是皇帝开始令人不省心的信号。

尤其是,皇帝用车营、锦衣卫骑兵、宣府镇客军,以及从西北调回四镇的两万精锐步兵,开始组建御林军的端倪出现之后。

东林就形成了共识。必须要开始削弱皇帝的兵权了。

他们用财政困难迫使皇帝同意他们清军,裁汰军队。趁机把兵权收归东林门下。又怎能容忍皇帝另起炉灶,重新搞一支精锐亲军出来。

而杨凡的西征,给了他们一个机会。那就是让京营回不来,至少拖在西北。以免皇帝干扰他们以清军的名义收回兵权。

等他们搞定了清军这件大事。再回头想办法收拾杨凡,瓦解京营。那方法可就太多了。只是现在正在节骨眼儿上。

等把京营削弱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和辽东的建奴和谈了。

维持这种战战和和,又打又谈的局面,才能绑架国家财政,形成利益最大化。一边用建奴吓唬和威胁皇帝。一边靠着建奴独霸朝纲和捞取最大的好处。这样才对他们最有利。

这样就可以一边在辽河一线维持庞大的军队,弄来军费。另外还可以通过垄断对建奴的走私,获取暴利。

兵有了,钱有了,他们就可以打垮其他宗派。独霸朝纲也就水到渠成了。到了那个时候,皇帝在有手段,也无力回天了。

他要是识时务,就应该效法嘉靖去修道,学习万历宅在后宫。他就可以专心回后宫造小人儿了。也算是实现天下垂拱而治的圣人理想了。

而此时,就是削弱京营的良机。

如果京营败了,那就连杨凡一块收拾。战败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他们早就眼红杨凡的产业了。这些年,那个不知道从那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傻小子,可捞了不少的钱。单单土地就有数百万亩了。还多数是水田。

在北方,水田一亩地都价值十几两银子。要是普通人家拥有水田,能让周围的士绅老爷惦记的整夜整夜的不能入睡。

如今定远伯上百万亩计的水田,几乎让他们眼红的,能从喉咙里伸出爪子来。现在,粮食涨疯了,旱涝保收的水田,就是天底下最值钱的产业。

李邦华虽然是东林大佬的学生,但是,他和钱龙锡不一样。他还是真心为朝廷考虑的。但是,他也明白,军队不能令出多门。一个司令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肯定坏事。

同样的,朝廷里的宗派问题,也必须解决。要不然大家都是为了发对而反对。朝廷就什么也不用干了。整天党同伐异算了。

解决党争,就只能通过党争打倒所有宗派。让东林一家胜出。

只有东林彻底说的算了,才能解决这种内耗。

现在内忧外患,李邦华忧心似火,他心里明白,朝廷也拖不起了。

所以,尽管他反感钱龙锡他们的做法,但是,还是愿意配合他们。

铛铛铛!钟声响起。

“百官入朝,觐见陛下。”一个太监的声音在阙楼上响起。

文武官员按照顺序开始进入午门。

前方传来了鸣鞭之声。八个大汉将军,身材高大强壮,穿着华丽的铠甲,犹如天神一般,抡起朝鞭,抽击地面。发出巨大而清脆的响声。

鸣鞭八声之后,文武大臣们依次过内金水桥,抵达奉天门丹墀,在御道两侧相向站立等候。这群人中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这种站班的方式被称为“起居”。

这个时候在,负责纠察的御史在一旁进行监督和督促。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者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录下来,等候上报处理。

太和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称为“金台”。崇祯此时已经在御座上等着了。今日是御门听政之日。也算是大朝会了。

户部尚书毕自严,带着户部的官员,忧心忡忡的思考着对策。自从知道那些人昨天跑回来了。他就知道,肯定是前线形势恶化了。不论是定远伯要援兵,还是要辎重粮草,这些最后还是要着落在他头上。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www.fanshu8.com)明末钢铁大亨范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 -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 - 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全部小说 - 明末钢铁大亨 范书吧

猜你喜欢: 宰执天下龙啸大明覆明1587与国共武山沟皇帝重生之战神吕布回到明朝做千户帝国吃相妻乃上将军无良皇帝抗战之神风传奇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在三国大宋之风流才子我的第三帝国弹痕蝶二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将血北宋闲王
完本推荐: 抗战之血染山河全文阅读超级兵王全文阅读民国投机者全文阅读中华第四帝国全文阅读权力巅峰全文阅读国色生枭全文阅读大魏能臣全文阅读宰执天下全文阅读巴比伦帝国全文阅读北宋大丈夫全文阅读军工霸业全文阅读长宁帝军全文阅读明朝败家子全文阅读赤色黎明全文阅读娱乐春秋全文阅读醉枕江山全文阅读帝国吃相全文阅读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长风万里尽汉歌全文阅读官居一品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争霸18世纪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魏武中兴特种兵:从火蓝刀锋开始签到季汉当兴大唐之争霸天下大唐艺术生沙皇的铁血的一生回到明末搞基建革鼎大明三国召唤猛将之白马公孙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三国之战神潘凤1623崛起北亚人在三国,多烧点纸三国之我是袁大嘴我比崇祯大一岁我在大唐搞农庄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手机版 -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手机版 -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手机版 - 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全部小说 - 明末钢铁大亨 范书吧移动版 - 范书吧手机站